1、供料与排料方式
- 批次式(间歇式):每锅定量投料→混炼→停机排料→清理,循环作业。
- 连续式:失重称或体积喂料机连续给料,混炼腔始终充满物料,成品持续排出,无需停机清腔 。
- 批次式:依靠上顶栓加压和转子高剪切,可在短时间内获得高分散度,适合高填充、高黏度配方;电流负荷呈周期性峰值。
- 连续式:常压下靠转子螺棱的“剪切-输送-分散”叠加效应完成混炼,总剪切应变量由转速与停留时间共同决定,能耗平稳 。
- 批次式:每锅独立设定温度、时间、压力,终点靠电流曲线或手工取样判断,批次追溯简单。
- 连续式:需稳定控制“喂料速率-转速-卸料门开度”三参数来保证停留时间分布窄;一旦设定,产品一致性高,但对前端计量精度敏感 。
- 批次式:单机容量 50 L~650 L,单锅胶料 40–600 kg,混炼周期 3–6 min,适合“多品种-中批量”轮番生产。
- 连续式:产量由喂料速率决定,常见 300–5 000 kg/h,开机后连续运行,适合“单一或少量配方-大产量”作业 。
5、操作与现场
- 批次式:需人工投粉/投胶,粉尘大,设备重,一般只能布置在底层;每锅需清理,换色/换配方耗时 15–30 min。
- 连续式:封闭式自动喂料,无粉尘,设备自重轻,可楼上布置;螺杆机筒自洁快,配方切换 5–10 min,但需失重称等自动化配套 。
二、如何按生产流程选型
- 多品种、小批量、颜色/配方切换频繁 → 选批次式;例如橡胶密封件、特种电缆、轮胎试制线。
- 单一或少量配方、年需求量 >5 000 t、追求低能耗、高OEE → 选连续式;例如黑色母粒、EVA光伏胶膜、热缩套管材。
- 高填充(≥80 phr)且对分散要求极高,可先“批次预混”再“连续挤出造粒”,形成批次-连续复合线。
- 厂房空间有限或需楼上布置,且具备自动化计量条件 → 优先连续式;若无法保证连续稳定喂料,则退回批次式。

